我的从医路 回望初心谈理想—— 杨才兵:在毫厘之间的研磨里沉淀初心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8-04 浏览次数:
我是三穗县中医医院口腔科医生杨才兵。十二载口腔行医路,恰似一场场精密的根管治疗,在毫厘之间的研磨与修整里,慢慢沉淀出磐石般的耐心。在诊室牙椅的强光灯下,我见过太多张因缺牙而黯淡的脸庞,便一点点为他们补全咀嚼的底气;听过太多声被牙痛撕扯的呻吟,便一寸寸为他们驱散疼痛的阴霾。那些裹挟乡音的“谢谢”里深藏最真切的答案:口腔医生不仅是对牙齿的修整,更是对生活底气的重塑 —— 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能在健康的口腔里,嚼出最真实的滋味。
工作中,也曾无数次撞见因错颌畸形而低头的人,歪斜的牙列不仅搅乱了咀嚼,更在他们眼底刻下自卑的影子,连笑都带着迟疑。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工作第三年,我到了省人民医院进修口腔正畸技术。在导师严格要求下,系统学习并刻苦训练托槽粘接、弓丝施力等关键技术。通过规范化、高强度的实践操作,我忽然读懂了口腔医学的另一种诗意:医者的手,既能在病痛里雪中送炭,也能在缺憾里锦上添花。当托槽与牙齿开始对话,冰冷的器械便有了温度。如今翻开患者的矫正档案,看着牙列从参差到齐整的轨迹,总觉得那是时光在牙齿间一笔笔雕刻的希望。
感谢广大患者给予的信任,这份信任是激励我恪守医德、精进医术的动力源泉。同时,衷心感谢导师的专业指导,为我指明了技术精进的方向。从传统方丝弓矫治技术到现代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发展,诊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守护人民群众口腔健康、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初心始终如一。每一例口腔诊疗都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福祉。
(本报通讯员 杨才兵)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