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医共体总医院:“四举措”化解群众就医难题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7-30 浏览次数:
“我陪患者去就诊”行动让老弱群体来院就诊顺畅完成就医,夜间门诊让上班族不再请假看病,新生儿父亲仅用10多分钟就办妥出生证明,扫码监督让医患“零距离”……在岑巩县医共体总医院,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正在悄然改变群众的就医体验,这些点滴变化,正是该院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化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好病、看病烦”等民生难点,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又一缩影。
流程优化破壁垒
让群众看病不再“难”
面对排队难、跑腿多、流程繁等难点,医院实施服务优化组合拳,通过开展党建指导、“党建赛马”活动,强化各支部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业融合,提升服务能力;调整门诊就诊时间为8:00-12:00、13:00-16:00,创新开设夜间门诊,增开收费窗口,缓解“上班族下班就诊、学生族错峰就医”压力;持续深化一站服务,将出生证明办理迁至妇儿大楼,慢病及残疾证服务从15楼移至1楼,打造“一件事一次办”专区,日均打印报告400余份,办事效率提升30%,群众跑腿减少45%。
精准施策减负担
让群众看病不再“贵”
构建“制度+监管+科技”三位一体的阳光采购体系,制定了与医药代表接待、供应商管理、与医药企业接触以及“三定一记”台账等多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院各项管理和国家集采。2024年药品占比同比下降6.03%,中药饮片统一采购后平均单价下降了14%,住院次均费用降至3841元,低于全州平均值。2025年4月上线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一码通行”,挂号、缴费、查报告全程自助,患者平均排队时间缩短50%。
技术引领强内核
让群众“看好病”
前沿技术新突破。成功开展血管内超声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机器人辅助骨科微创术等48项前沿技术,进一步填补技术空白。2024年累计服务门急诊患者31.53万人次,住院患者23742人次,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5.6%。专科建设创标杆。“五大中心”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建成全省首家基层胸痛中心示范基地,获评全州首家"优秀县域胸痛中心";指导11家乡镇卫生院建成胸痛救治单元,在黔东南州率先实现胸痛中心全覆盖,打通基层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创伤中心通过预评估取得阶段性成果。千县工程促提升。入选全国首批1233家“千县工程”项目,755项任务基础版完成率达93%,推荐版完成率87%,4个重点学科拟筹备申报省级重点专科。医疗能力实现“量质双提升”,业务能力连续5年保持在全州县级医院前列。
服务创新暖民心
让看病不再“烦”
从就医体验痛点破题,多渠道监督“零距离”,创新开设“清廉岑医·码上监督”线上专栏和线下独立设置“群众投诉接待室”双轨运行,群众诉求直达院纪委书记管理层。实施以来反映医务人员作风类问题同比下降了50%;向上级部门反映(12345热线等)问题同比下降了46.7%,实现“零距离”主动接受患者监督,得到了群众好评。开展“我陪患者去就诊”行动,院班子、中层及党员干部化身导诊员,主动倾听群众就医感受及意见建议,查找并整改存在的问题,该行动实施以来,共计开展132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从优化流程破解“看病难”,到精准施策减轻“看病贵”,从强化技术提升“看好病”,到细节服务创新“看病烦”,岑巩县医共体总医院始终将群众健康获得感作为工作目标。下一步,岑巩县人民医院将以智慧医疗为翼、以人才技术为擎、以群众满意度为镜,以更规范的诊疗、更优质的服务、更严格的监管,切实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用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来源:岑巩县人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