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到乌当区医共体调研用药联动衔接工作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7-30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28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委托,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系副主任姚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游如旭等一行6人深入乌当区医共体成员单位,就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用药衔接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走访区医共体总院、区医共体成员单位东风镇卫生院、高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互动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药品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基层医疗机构用药保障及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方面的实践经验。

调研期间,乌当区医共体总院详细介绍了区医共体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创新建立“三统一”管理模式;建立“临床需求+安全评估+供应保障”三位一体调整机制;制定《县域医共体药学服务标准》,规范用药指导、处方点评、不良反应上报等流程,确保基层与上级医院药学服务同质化;创新构建“智能采购+环形配送”双轮驱动机制,打造“1+3+N”;建成覆盖全区的“1个区级中心库、3个区域分库、N个村级应急点”仓储网络,建立21种急抢救药品“战略储备池”,并加强采购环节、验收环节、储存环节、使用环节“四道防线”,有力保障药品供应,并通过人才下沉、培训下沉、技术下沉实现了药事服务同质化和质量管控体系化,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用药联动衔接取得成效。

调研组对乌当区医共体总院在基层与上级医院用药联动衔接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乌当区医共体探索形成的“目录统一化、配送高效化、服务同质化、管控体系化”用药衔接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缺药、断药、用药不安全”等难题,为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动态调整机制、智能配送网络、审方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调研,为乌当区医共体进一步优化、提升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导。乌当区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指导区医共体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与药学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药品保障体系,让医改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供稿:乌当区医共体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