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7-30 浏览次数:
2025年以来,黔东南州通过因地制宜推广三明经验、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因地制宜推广三明经验。深度转化三明医改核心经验。州、县两级党委将医改列为“一把手”工程,16个县(市)成立医共体管委会,70.37%医共体设立党委。探索本地化路径,如三穗县整合医共体、养老院、卫生院资源推进“三医融合”;丹寨县整合医疗资源,构建由县医院牵头,县中医院和妇保院参与、医疗次中心为枢纽的“1+2+2+N”梯次带动模式;麻江县创新“1+4+N”模式,设“八大管理中心”,实现资产、人员、药械三统一;凯里市中医医院通过“中医夜市”带动成员单位收入增长108%,开怀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业绩突破千万等。
二是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制定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工作规则。医疗提质方面,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扩充儿科、精神卫生服务供给;推动中医药下沉,乡镇卫生院中药饮片配备率达100%。医保改革方面,在凯里、麻江等5县试点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推广遵义基金监管经验;发挥支付政策杠杆作用,差异化支付助推分级诊疗,县域内就诊率达94.53%。医药保障方面,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覆盖面,落实结余留用政策;榕江县医院、从江县医院、台江县中医院建成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推进统一目录采购与配送。
三是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制定印发2025年全州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和监测指标体系。目前,全州16个县(市)实现医共体全覆盖,组建医共体27个,覆盖乡镇卫生院217个、覆盖率100%,村卫生室2185个、覆盖率76.48%。全州医共体建成县占比93.7%。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试点工作,根据自愿申请原则,已有麻江县、丹寨县、锦屏县、黄平县申请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全州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98.87%、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6.20%;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四类重点慢病季度随访率均达到99%及以上。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慢病长处方,同时,做好延长门诊服务时间、推行分时段预约疫苗接种等工作。在全州开展家庭医生“无纸化”签约服务,目前榕江、黎平、台江、镇远、锦屏、黄平、丹寨等县已开展家庭医生“无纸化”签约服务。
五是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州医院、岑巩县医院等3家医院启动5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建设,诊间挂号诊间结算、区域心电一张网在雷山、天柱、丹寨等4个县推广应用,医防融合、乡镇卫生院老年人体检一站式服务在榕江、施秉、黄平等5个县推广应用。巩固提升州医技云、州影像云建设应用,通过DeepSeek本地化部署实现医学检查报告智能解读、医学影像智能质控等AI人工智能应用,1-6月全州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达141.14万项次,为群众节约就医资金708万元,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检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信息惠民服务初见成效。
(供稿: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局)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