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〡龙正松:用超声探头守护生命温度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7-20 浏览次数:

十八年前,当我第一次穿上白大褂走进老门诊一楼的影像科时,内心既兴奋又忐忑。记得有位前辈对我说:"年轻人,以后上班的路还很长,不要怕苦也不要怕累,年轻人力气去了力气来。"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医路上的座右铭。

2016年,医院安排我去启蒙镇甘塘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对农村工作不陌生,但这个新身份还是让我倍感压力。每次入户走访,我都会带上血压计,给村里的老人们量血压、拉家常。渐渐地,乡亲们都亲切地叫我"血压书记"。甘塘二组的吴礼珍老人患有慢阻肺,每年冬天都要住院治疗。直到现在,她来医院时还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联系医生。这份朴实的信任,让我深深体会到医患之间最珍贵的情感。

2019年下乡到河口乡卫生院时,我加入了"背篼医生"的队伍。从青山界上的培尾村到最远的格翁村,我们背着设备走村串户。每次看到留守老人们拿到检查结果时安心的笑容,我就觉得再 远的路都值得。

在超声科工作的这些年,我始终记得自己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有位来自固本的老人做完检查后对我说:"你说话又温柔,检查又耐烦,又不嫌弃我是农村的老人'臭'。"我告诉他:"老人家,每一位患者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不舒服才来医院。"这样的对话时常提醒我,医者仁心就是要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

在专业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多做些实事。去年开展婴幼儿髋关节超声检查时,看到家长们不用再带着孩子奔波到外地就医,我特别欣慰。每当引进一项新技术,我都告诉自己:这不仅是一个检查项目,更是给患者多一份希望。

记得去年夜班时,一位颅脑外伤患者需要紧急检查。通过超声发现肝硬化表现后,我详细询问了病史,帮助年轻医生明确了诊断。护士开玩笑说我比医生问得还细,但我深知,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可能就会让诊断更准确一些。

十八年从医路,有艰辛也有收获。每当看到患者信任的目光,听到那一声真诚的"谢谢",我就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未来,我还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专业和爱心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来源:锦屏县人民医院 龙正松)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