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 | 石开艳:从医14年,我最大的成就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7-14 浏览次数:

我是锦屏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的副主任医师石开艳。转眼间,从2011年我从贵阳医学院临床眼耳鼻喉专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已经过去了十四个年头。一路走来,我始终没忘记自己穿上白大褂那一刻的初心:用所学帮病人解除痛苦,带来健康和希望。

在医院里工作,尤其是在病人多、检查项目也多的五官科门诊,有时候确实很忙碌。但我一直有个信念:医者,先要修好自己的心。面对等待中的病人难免会有的焦虑情绪,我总是告诉自己,更要耐心、更热情些。认真倾听他们描述病情,仔仔细细地给每一位病人检查,规范操作,谨慎用药,这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我总觉得,服务病人不能只停留在诊室里。所以遇到复杂情况或出院的病人,我都会尽量写清楚书面指导,并且告诉他们可以随时联系我,有什么不懂的、不舒服的,都别怕麻烦。对于出院回家的病人,我还会主动打电话问问情况,提醒他们用药和复查。也许就是这份用心,让我收获了很多患者朋友的信任和笑容,听到他们说“石医生,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医学发展太快了,不学习就会落后。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2017到2018年,我争取到了去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的机会。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也格外充实,期间还顺利通过了中级资格考试,成为主治医师。进修回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就琢磨着把学到的新技术用起来。

特别是从2022年开始,我独立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这项新技术。算下来,已经做了超过1000例了!看到术后病人视力一天天变好,不用奔波去外地大医院就能在家门口重见光明,大大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奔波之苦,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一个人进步不算什么,带动科室大家一起发展才更有意义。我也很重视带教年轻医生,特别是鼓励他们在耳鼻喉专业上尝试新项目。现在咱们科室的耳鼻喉手术能力提升很大,像“鼻窦开放术”“鼓膜修补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声带肿物摘除术”这些,都已经能常规开展了。看到年轻同事的成长,看到科室整体诊疗水平上去了,我打心眼里高兴。咱们还经常一起下乡,免费筛查白内障,尽量让更多人早点发现问题。

医路前行,贵在知行合一。除了看病做手术,我也想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摸索出的经验记录下来。比如,我在《家有孕宝》上发表过一篇关于“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的文章,就是想和大家分享探讨,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在我看来,做一个好医生,光有技术还不够,还需要人文关怀、一颗仁慈的心,还有不断学习钻研的精神,这些缺一不可。

走在这条从医路上14年,经历过挑战,收获过感动,也越发明白肩上的责任之重。这份工作很平凡,日复一日,但能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父老带来光明、减轻痛苦,守护他们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价值和动力所在。患者的认可,是我继续前行的灯塔。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扎根锦屏这片土地,用心守护每一双期盼光明的眼睛,当好乡亲们值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来源:锦屏县人民医院 吴水平)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