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病痛终得解!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护心"攻坚战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7-12 浏览次数:
近日,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病临床医学中心白振祥教授团队联合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名43岁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并成功应对术后突发室颤等严重并发症,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这一案例标志着该院多学科协作救治危重患者的水平迈上新台阶。
患者肖先生,43岁,因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右冠状动脉窦动脉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瓣叶穿孔、赘生物形成,并伴随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病症。其左心室扩大至73mm(正常值≤50mm),EF值仅为37%(正常值为50%~70%),病情复杂且危重,已丧失劳动能力多年。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肖先生从仁怀市转至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入院后,心内科团队首先为其纠正心衰,随后转入心脏血管外科。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6月13日,白振祥教授团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为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窦瘤修补术、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术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并于术后第一天成功脱离呼吸机。
然而,由于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术后第三天突发恶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心脏骤停。危急时刻,ICU及心脏血管外科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抢救,在胸外按压和电除颤无效的情况下,心脏血管外科团队果断进行床旁开胸,实施心内直视按压和除颤。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患者最终恢复自主心跳,循环功能逐渐稳定。后续治疗中,医护人员通过严密监护、改善心功能、调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各器官功能。术后复查显示,患者左心室由术前的73mm恢复至40mm,EF值从早期的19%提升至65%,恢复效果显著。
7月9日,肖先生康复出院。出院当天,他特意向医护人员送上锦旗,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团队的专业实力与协作能力,也为复杂危重心脏疾病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