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陈永祥:不惧“鬼门关”前惊涛骇浪,只愿世间人无病痛!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7-09 浏览次数:

在麻江县守护生命健康的星河中,有这样一位矢志不渝的“追光者”。他以“不愁架上药生尘,只愿世间人无病”为毕生夙愿,怀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将二十余载的炽热年华,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神经内科这片充满挑战与奇迹的疆域。无影灯下,他以柳叶刀为笔,书写与死神竞速的惊心动魄;病房走廊,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丈量医者仁心的温度。他就是麻江县人民医院医者陈永祥。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陈永祥,聆听他那段“初心如磐、医路无悔”的深情回响。

初心如磐  步履不停

二十余载晨光微熹中踏入病房,指尖轻触病历的温度,于细微处聆听生命的搏动——这晨昏相继的查房路,是我刻进骨血的仪式。神经手术常如临深渊,无影灯下,毫厘之间便是生死的悬崖。纵然已负管理之责,深夜急诊的召唤仍是不可迟疑的号令,寒冬酷暑,随叫随到。我深知,肩上担着职责,心底更压着医者的千钧重托。从创建卒中中心到打通生死急救网,每一次突破都源于一个朴素信念:让生命之网更坚韧,让垂危者触到希望之光。

生命之重  心之所系

最难忘那双在绝望深渊重燃光亮的眼睛。那位大面积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患者,深度昏迷,生命之火几近熄灭。绿色通道开启,手术台上分秒必争……当他最终好转出院,那封饱含滚烫泪水的感谢信递至我手中时,指尖微颤。那纸页承载的,岂止是感激?那是一个家庭失而复得的整片天空,是死神铩羽而归的铁证。正是这一次次将灵魂从死亡边界奋力拉回的经历,让我彻悟:医生手中柳叶刀的分量,便是人间悲欢离合的总和。每一次成功,都在无声诉说生命本身的奇迹与尊严。

悬壶之志  更在未病时

手握神经介入的“利剑”,我深知此技虽能挽狂澜于既倒,却非根本之策。眼见老龄化浪潮下心脑血管病患者与日俱增,忧虑日深:架上良药蒙尘,方为世间至幸——预防才是根治沉疴的良方。为此,我带领团队深入村寨,将艰深医学化为百姓口中的寻常道理;义诊台前,俯身倾听,把健康火种播撒至角落。任重道远,唯愿以足丈量,以心传声。 若更多人因我们的科普而远离病榻,那便是医者生涯无上荣光。

二十余年风雨兼程,那件素白袍服之下,跳动着的仍是当年那个面对希波克拉底誓言时热血奔涌的少年之心。前路漫漫,我仍愿做那盏不灭的灯——照彻病痛深渊,守护生之微光。只因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此诺重于千山。

编后语:回望从医路,陈永祥以初心为楫,在神经内科的浩瀚星河里航行了二十余载。他用双手在手术台上雕刻生命的希望,用脚步在村寨乡间丈量健康的厚度,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深耕细作,续写医者无悔的壮丽篇章。


(本报通讯员  欧清兰)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