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医在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开展健康惠民义诊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
5月2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遵义市中医院专家团队携手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开展“京筑名医零距离”健康惠民义诊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触及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温暖力量。活动当日,服务患者超200人次,生动诠释了“让技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改革深意。
这场协作既是京筑两地医疗资源“高位嫁接”的2.0版本,更是中西医融合赋能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国家级资源“精准滴灌”,家门口问诊名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三甲中医院,此次派出由全国慢病管理专家易文明博士、妇科名医于妍妍博士、呼吸学科带头人郝素英主任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将北京三甲医院的“专家库”搬到贵阳基层。义诊现场,专家们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九种体质辨识等中医特色手段,为患者定制诊疗方案。
“原本要坐8小时高铁去北京排队挂号,现在家门口免费就能看上顶级专家!”患有类风湿、肺间质疾病20余年的李大叔在专家为其查房后激动地说。这种“精准滴灌”模式,通过专家驻点、技术平移,打破地域壁垒,让“国家级诊疗”触手可及。
“技术下沉+实战带教”赋能基层诊疗能力
此次协作突破传统义诊模式,北京专家团队在义诊诊疗过程中同步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查房指导与病例讨论实现技术平移。呼吸科专家郝素英在查诊慢阻肺患者时,现场示范规范化呼吸训练法,并结合患者肺功能报告解读诊疗要点,为基层医生提供即时操作指导。妇科专家于妍妍针对不孕症病例,通过超声影像动态分析指导诊断思路,将三甲医院标准化流程嵌入基层实践场景。
慢病管理团队通过示范健康档案建立等方式,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转化为可复制的管理工具。这种“边诊疗边带教”的技能传递模式,使基层医务人员在真实诊疗场景中快速掌握规范化操作要点,搭建起技术传导的“毛细血管”,为基层留下可参照的诊疗模板,为后续深化协作奠定基础。
中西医融合创新,点亮惠民底色
活动现场,慢病管理中心内人气火爆,一位患者在诊脉后拿着处方感慨:“专家不仅给诊脉、开方,还教会我日常保健方法!”这种“诊疗+科普”模式,与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惠及更多群众。
专家团队还将现代医学与中医特色结合,形成“中西医优势互补”的诊疗路径。例如,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既提供微创手术等西医治疗方案,又指导药膳食疗、穴位按摩等中医调理方法,实现“症-证-效”一体化管理。
正如易文明博士所言:“中医在慢性病管理、康复调理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推动其与基层医疗需求对接,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创新路径。”活动现场发放的中药香囊、和健康指南,更将《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转化为可复制的健康工具,让中医药智慧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从“虹吸”到“辐射”,重构医疗资源新格局
白云区人民医院院长袁华表示,未来将常态化开展名医巡诊,并探索建设区域中医特色诊疗中心,让“健康守护”从短期活动升级为长效机制。
从“患者千里寻医”到“名医组团下乡”,这场跨越1500公里的协作,诠释了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深层意义。这场活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病痛的缓解,更是医疗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绽放。
(本报通讯员 钟蓉)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