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毫米精度“探脑”破解高龄患者手术禁区丨仁怀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机器人导航下脑肿瘤精准活检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
无需开颅,仅5毫米微创切口;避开血管神经,误差小于1毫米!近日,仁怀市人民医院脑科中心成功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占位定位穿刺活检术”,为83岁高龄患者锁定深部脑肿瘤病灶。标志着医院在神经外科精准诊疗领域迈入国内先进水平,为复杂脑部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病例回顾
患者余某某,83岁,因“头昏头痛2月”入院。
经颅脑CT及磁共振检查发现左侧颞顶枕叶存在大片异常信号,初步怀疑胶质瘤可能。由于病灶位置深在、毗邻重要功能区,传统手术风险极高。
医院多学科团队(神经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经过严谨评估,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实施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
术中通过机器人精准定位病灶,避开血管及功能区,成功获取病变组织,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明确病理依据。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
技术优势
此次手术应用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一是毫米级精度。通过三维影像融合与实时导航,实现病灶亚毫米级定位,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脑组织。
二是微创高效。仅需微小骨孔即可完成操作,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
三是多场景应用。适用于脑肿瘤活检、血肿清除、癫痫定位等复杂手术,拓展神经外科治疗边界。
四是智能安全。术中动态避让血管及神经,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尤其适合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到脑内各项病变手术中;利用机器人系统的精确性、灵活性、微创性及快速性,进而实现术前、术中颅内血肿的精准定位,帮助术者最大安全范围下清除颅内血肿,明确占位病变性质,脑脓肿引流及癫痫定位治疗等。
总之,通过该技术的大量运用,可以拓展神经外科的治疗手段,精准施治,从而使得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此次手术由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帮扶专家林世奇带领医院脑科中心、麻醉科、影像科及护理团队的高效协作。术前,专家团队通过多次会诊、模拟手术路径;术中,麻醉科精准调控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护理团队实施个性化康复管理,全程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作为区域医疗标杆,仁怀市人民医院始终致力于引进尖端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此次首例机器人导航手术的开展,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医院践行“精准医疗、服务为民”宗旨的生动实践。未来,医院将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建设,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供稿:仁怀市人民医院 周虹)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