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 成功为81岁尿毒症患者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

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中65岁以上人群占比超30%,但高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不足50%。4月15日,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成功为一名81岁尿毒症患者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患者张爷爷(化名)因糖尿病肾病进展,15天前因严重心衰、肾衰竭入院,为其紧急置入血液透析临时导管完成首次透析治疗,经过10余天规律血液透析诊疗后,张爷爷转危为安。

临时血液透析导管透析为临时通路,存在反复感染风险、血流量不足、血栓、中心血管病变等问题影响透析治疗。此次手术旨在建立长期血管通路,为其后续规律透析奠定坚实基础。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黄金通路”,通过将动脉与浅表静脉吻合,形成高流量血管通道,具有感染风险低、使用寿命长等优势。然而,高龄患者常因血管条件差、基础疾病多,手术难度显著增加。  

此次血液透析团队针对患者特点,采用前臂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式,通过超声精准定位血管走行,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他有望在4-6周内使用成熟的内瘘进行规律透析,生活质量将显著提升。

“医护团队不仅技术过硬,还详细指导术后握力训练和饮食管理,让我们家属倍感安心。”张爷爷家属表示。

  

健康科普

为何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  

1.长期透析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可重复穿刺,且血栓、感染、中心血管病变等发生率显著低于中心静脉置管。研究显示,其5年通畅率可达60%-70%,是国际公认的首选方案。  

2.高龄并非“禁区”:通过术前血管评估(如超声检测血管直径、弹性、血流量)及术后个性化抗凝管理,即使80岁以上患者亦可安全接受该手术。



(供稿: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