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与剑河县民族中医院携手共促民族医药发展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19 浏览次数:
4月16日,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与剑河县民族中医院正式签订科学家工作站建设合作协议,旨在促进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技术创新、进步,深度挖掘和开发院内中医药、苗侗医药制剂,推动民族医药事业迈向新高度。
此次校院合作不仅是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民族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新起点、新机遇。
签约当日,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蒲翔一行在剑河县委副书记吴小勇、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族中医院、太拥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太拥镇柳落村林下淫羊藿种植基地实地考察。淫羊藿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苗侗医药中广泛应用。专家们在现场详细了解淫羊藿的种植规模、生长环境、采收和加工等情况,为后续的苗侗医药开发提供了源头保障。
实地考察结束后,双方在县民族中医院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会议由吴小勇主持,县民族中医院负责人对医院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帮扶需求,希望借助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提升医院在中医药、苗侗医药制剂研发的能力。
在交流过程中,与会代表们积极发言,围绕如何加强校院合作、提升民族医药制剂质量、拓展临床应用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剑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熊娅在发言中强调了民族医药发展对地方医疗事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希望双方能够扎实推进帮扶工作,让更多患者受益。
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专家张丽艳则从专业角度出发,针对院内制剂开发申报提出了宝贵建议,并分享了膏方在临床中的合理运用经验。她指出,在院内制剂开发申报过程中,要注重临床病例的记录和整理、确保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蒲翔表示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临床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队伍培养及院内制剂研发、中药临床运用、挖掘地方民族民间方剂药材等方面的工作,使医院中医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全县人民健康服务。
最后,吴小勇做了总结发言,对双方的合作寄予厚望。他表示,此次剑河县民族中医院科学家工作站成立是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契机,医院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实现人才、技术、资源的深度融合,为民族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此次校院合作,将有力促进中医药、苗侗医药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升剑河县民族中医院的综合实力,为传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通讯员 潘志华 龙安鑫)
编 辑:周 岩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