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开胸之痛”,湘雅&贵阳市一医微创“护心”,成功开展20余例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4-11 浏览次数:

随着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脏外科手术正迈入"精准、微创、快速康复"的新时代。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心脏外科组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外科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紧跟国际前沿,成功引入了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该技术拥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的优势。截至目前,贵阳市一医已成功为20余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实施了微创治疗。

01 “湘雅智慧”与“一医实践”的融合传统

心脏瓣膜手术需通过正中开胸、锯断胸骨完成,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且存在胸骨感染、愈合不良等风险。

而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手术的开展,却面临多重技术挑战:仅通过右侧腋下4-5厘米的肋间切口和1-2个1厘米的腔镜孔,需在狭小空间内完成瓣膜修复或置换,对手术团队的精细操作和腔镜技术要求极高。同时,如何在微创器械操控与高清腔镜成像系统间实现精准协同,以及如何确保多学科团队(麻醉、体外循环、超声等)的实时协作,均是对技术能力的严苛考验。

面对这些开展新技术的难点,从手术示范、器械操作培训,到复杂病例的远程会诊,湘雅专家为贵阳市一医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在湘雅医院专家的全程指导下,贵阳市一医心脏外科团队术前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定位病变,模拟手术路径以减少术中调整时间;术中结合3D腔镜系统与经食道超声,采用“可视化+精细化”操作模式实时监测心脏结构,确保瓣膜修复或置换的精准性;术后联合麻醉、护理团队采用“快通道”麻醉管理与加速康复理念,使患者在24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缩短至5-7天且疤痕隐蔽美观,实现了“个体化、精细化”治疗。

传统手术创面(创口约20cm)vs微创手术创面(创口仅约4cm)


这种“湘雅智慧”与“一医实践”的结合,不仅解决了传统手术的痛点,更将微创技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提升至新高度。

02 案例见证从“大创伤”到“微创新生”

49岁的涂女士(化名)正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之一。她因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反复出现胸闷、气促,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与恢复周期令她望而却步。贵阳市一医心脏外科团队通过多学科评估,为其制定了微创手术方案。术后第二天,涂女士就转出了ICU,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

这一案例并非孤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复杂病例,患者年龄覆盖21-78岁,均通过这一技术重获“心”生。

自开展技术以来,20余例成功案例的积累标志着贵阳市一医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已步入成熟阶段。未来,科室计划进一步拓展微创技术应用范围,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创伤小、疗效优、费用省”的治疗方案。

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不必再惧怕"大刀阔斧"!贵阳市一医心胸外科心脏外科团队将联合湘雅医院专家团队,以微创技术为刃,以人文关怀为盾,为每一位患者定制最优治疗方案。如果您或家人正受心脏疾病困扰,欢迎致电咨询心胸外科:0851-88570249。

(来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